【本報訊】港人心理健康表現不佳,有調查發現,逾80%受訪抑鬱症患者曾出現自殺念頭,反映「頑治抑鬱症」問題可能比預期嚴重,惟公營醫療中針對頑治抑鬱症患者的新型藥物使用率估計僅有0.15%,情況不理想。另外,昨日有團體舉辦「支援學童精神健康圓桌會議」,議員葛珮帆指,2013年至2023年間,學生自殺死亡個案從約10宗攀升至32宗,增幅超過兩倍,去年中小學亦有28宗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學童精神健康問題令人擔心。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去年7月至10月間,以問卷形式訪問106名情緒病患者,發現當中有61名受訪者為抑鬱症患者,其中有80.3%曾出現自殺念頭,29.5%人更曾企圖自殺。調查亦指出,在患上抑鬱症4至6年的病人群組中,企圖自殺比率達42.9%,遠高於該群組中頑治抑鬱症平均23%的企圖自殺率。
全港料5.4萬患者
協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表示,頑治抑鬱症是指對至少兩種抗抑鬱藥物沒有足夠反應的嚴重抑鬱症患者。根據本港大學的研究,約有18%的抑鬱症患者在確診後6年內,發展成頑治抑鬱症。以本港大約有30萬抑鬱症患者計算,推算全港有5.4萬病人罹患頑治抑鬱症。
他又引述國際研究指,頑治抑鬱症企圖自殺率及自殺率,比一般抑鬱症患者分別高10倍及兩倍,惟目前香港並沒有對頑治抑鬱症的官方統計數據,該群患者可能變相成為「隱形」病人,患病率容易被低估。他建議,當局應通過對患者的數據統計識別出「隱形」患者,增加在公立醫院使用新型噴鼻式抗抑鬱藥物,以及加強公眾教育正確認識抑鬱症。

版權所有 ©2025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